要摆脱“商标多、品牌少”的尴尬局面,企业需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创造品牌及提升品牌价值上,促进产业升级,将制造优势转换为高附加值的品牌优势
国家工商总局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,我国注册商标量名列世界第一,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太少。
经过多年发展,国内许多企业已拥有较好的基础,规模和加工能力基本达到国际水平。但一些企业在培育知名品牌方面仍处于劣势,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知名度不高、国际竞争力不强。这样的情形已延续多年,使得产品销售价格与国际名牌差距明显,不少企业基本上只能给国外品牌“打工”,成为挥之不去的隐痛。
仔细分析起来,导致我国品牌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很多。首先,许多行业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加工制造的低端环节,缺乏自主创新能力,难以形成品牌优势。其次,一些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强,习惯于追求数量和规模,只热衷于依赖价格竞争赚快钱,认为品牌可有可无。再次,国家支持自主品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机制尚不完善,也是品牌难以做强的重要原因。
产品竞争的关键点就是品牌,有了品牌附加值“撑腰”,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自然增强。摆脱“商标多、品牌少”的尴尬局面,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,不仅需要过硬的质量,更需要转变思路。对于企业来说,需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创造品牌及提升品牌价值上,促进产业升级,将制造优势转换为高附加值的品牌优势。同时,品牌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,企业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,更需要脚踏实地、锲而不舍的努力,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。(王琳)来源:中国经济网—《经济日报》 |